馆内公告
 
【天津日报】热点追踪 让传统民间艺术 在现代文化场馆中发光发亮(图)
       
发布日期:2025-01-22
浏览次数:5134
主办:
承办:
协办:
展期:
展厅:

本报记者 徐雪霏

1.jpg

2.jpg

3.jpg

近日,备受瞩目的“泥人张世家张宇雕塑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是中国著名雕塑家张宇的首次个展,共展出92件(套)力作,题材涵盖历史人物、市井百态以及神话传说。作为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人,张宇在坚守泥人张世家彩塑技艺传统根基的同时,大胆探索现代艺术表达形式,为泥塑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此次展览是他个人艺术作品的展示,也是泥人张世家传承与发展历程的写照。

  据悉,本次展览预计展至2025年2月,由天津市版权局指导,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市南开区泥人张美术馆主办,天津美术馆承办,以“守正创新”为指引,深入挖掘泥人张世家艺术的传承脉络与创新活力。当传统艺术与现代社会相碰撞,又会产生怎样不一样的光芒?请随记者走进天津美术馆一探究竟。

  ◆“泥人张”近百件经典作品

  讲述六代人百余年故事

  近日,记者来到天津美术馆“泥人张世家张宇雕塑作品展”展览现场,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摆放着“泥人张”经典作品的玻璃展柜。展柜中的泥塑色彩鲜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无一不彰显着传承百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泥人张”彩塑焕发的勃勃生机。

  展览的一侧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介绍天津“泥人张”走过的百余年历史。“泥人张”彩塑由六代人传承至今,每代人在创作题材上都有创新。张宇作为泥人张世家的第六代传人,自幼受家族艺术氛围的熏陶,在继承泥人张世家彩塑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以独特的视角和泥塑语言,赋予泥土灵动的生命。

  来自山东的王先生利用寒假的时间带领家人来到天津旅游,在天津美术馆参观的时候,正好赶上“泥人张世家张宇雕塑作品展”,便进来一探究竟。王先生说,“我父亲早年来天津出差,就曾带回一件‘泥人张’彩塑,当时我就觉得这件彩塑异常精美,至今仍把它摆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这次来天津游玩,没想到赶上了‘泥人张世家张宇雕塑作品展’,能够在美术馆里一次性看到这么多‘泥人张’的作品,真是大饱眼福,过两天我还要带家人去古文化街的泥人张世家店铺,再去挑选一件作品带回家作为纪念。”

  据泥人张世家绘塑老作坊副总经理李丹介绍,此次展览展出张宇的作品79件(套),如《孔子抚琴》《狮子钟馗》《忠义千秋》《紫气东来》和民俗题材三百六十行系列作品等,同时,展览还陈列了世家历代大师的13件(套)经典之作,如创始人张明山先生创作的《余三胜戏装像》、第二代张玉亭先生创作的《吹糖艺人》《钟馗嫁妹》等,清晰勾勒出泥人张世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承轨迹,彰显了这一艺术世家从传统技艺到现代表达的创新发展历程。

  其中,有几件作品尤为值得关注。第一件就是张宇的作品《孔子抚琴》,2016年,张宇创作的另一件《孔子抚琴》曾被钓鱼台国宾馆收藏。《关公》《钟馗》《紫气东来》和民俗题材三百六十行系列作品之《剃头》《训鸟人》《卖瓜者》等,深受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及爱好者关注和喜爱。

  同时,展览中还展出了创始人张明山先生18岁创作的成名作《余三胜戏装像》,该作品是中国最早的“以戏装人物形象记录”的雕塑作品,也是中国京剧史的重要参考。还有第二代张玉亭先生创作的《吹糖艺人》,该作品于1915年荣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奖,1996年11月5日中国邮电部以“泥人张”彩塑为主题出版并发行了邮票,该作品是登上邮票的四套作品之一。张玉亭先生的《钟馗嫁妹》被西方评为中国近现代最早的批判现实主义的雕塑作品,该套作品也曾在天津博物馆展出。





  •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 通知公告
  • 馆内动态
  • 媒体报道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
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
9:00-11:00;11:00-14:00;14:00-16:00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
电话:022—83883300



 
     
Copyright © 2019 天津美术馆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2002929号-4
友情提示:天津美术馆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实行分时预约参观。每日可预约时间段如下:9:00-11:00;11:00-14:00;14:00-16:00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0号电话:022—8388330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