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天津美术馆建馆90周年大展亮相
本报记者 胡春萌




今年国庆节期间,天津美术馆也迎来了90岁的生日,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饮湖清澜──天津博物馆馆藏刘子久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4楼7号厅拉开帷幕。刘子久先生作为天津美术馆前身天津市立美术馆馆长,是位造诣颇深、技法全面的画家,亦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在“湖社”和天津市立美术馆任职期间,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为中国书画的发展积蓄了后继力量。
90件(套)展品
展现艺术历程和时代风貌
这次展览共展出天津博物馆馆藏刘子久书画作品90件(套),包括山水、花鸟和书法,首次对其艺术历程、发展脉络、创作风格予以全方位呈现。
刘子久先生是津门知名画家,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京津地区颇具影响力。他学养深厚,勤勉好学,不仅擅临宋元明清诸名家,又于青年时代在北京师从金城先生,专工花卉山水,对传统笔墨的研习颇为精进。刘子久先生山水画取南宗、北宗之所长,又兼明清大家之墨韵,泥古而又出新,于苍浑里见清逸,雄强间含静穆,全然流露着隽永的书卷气。花鸟画在坚守宋元传统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的诸多元素,化平常为奇丽,变素朴为绚烂,不断开创花鸟新境。而书法在汲取古代书家精华之外,又显其不俗之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子久先生受到了新时代的鼓舞,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描摹现实生活,展现新时代的风物,表现人们的精气神。这也是刘子久先生中年以后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他先后创作了《支援前线》《给军属拜年》《长城放牧》等画作,为中国画的变革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和贡献。
在众多展品中,纸本设色作品《支援前线》作为刘子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欣赏。山水透出古韵,描画的场景是村子里身着粗布衣的老老少少为前线的战士们送衣送粮,货物源源不断地装上远处的帆船,别有一番趣味。
天津博物馆馆藏刘子久作品,大部分源自家属捐赠。此次展览的藏品,相当一部分是首次面世,不仅还原了一个画家创作的各种状态,亦是画家不同时期艺术轨迹的真实记录。这些捐赠既是对国家大爱的具体体现,也是对社会无私的奉献和付出,此义举令人敬佩。从学术角度而言,这些藏品促进了艺术的进步与繁荣,也为深入研究京津画坛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了直观丰富的佐证。
中国最早公立美术馆
国民美育教育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