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天津美术馆“美术讲堂”特别邀请到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刘巍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我玩、我拍、故我在——艺术展览的多重维度》的公益讲座。讲座从我出发,从我观展,到我策展,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

一、我“玩”——在看展学习中体味展览
在展览多元化的时代,刘巍老师以一个艺术展粉丝的身份,狂热追展。在佩斯北京“花舞森林”的展览中仿佛置身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仙境,在花开花落间,光影水墨间,犹如瞬间变身的精灵进入梦幻般的森林王国。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太虚之境”中在《试衣间》中多个“我”穿越时间的隧道。在艺术家雷安的多件大型装置互动作品,犹如走进一座艺术迷宫尽情玩耍。在各种展览中体味到了博伊斯所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的预言。

2012年德国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 提诺·塞格尔《这样的变奏》
《这样的变奏》建构了这样一个情境:观众在近乎全黑的场地里, 逐渐适应室内的环境、气氛、声音和场景,最后融入其中,观众与在艺术家构建的声音与空间的情景中对话、歌唱、舞蹈,共同参与构建艺术作品。观众从恐惧、摸索、探知、释然、欣喜、激动中,经历着各种复杂的心理情感,从我看、我被看、我看着我被看的过程,仿佛一个人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各种感知,展览犹如剧场,看展浓缩了人生的体悟。
二、我“拍”——艺术展览的多种形式
1.艺术展览的不同类型
刘老师分享了她所参观并拍摄的收藏陈列展、专题展、历史展、周期展(双年展、三年展等)、艺术博览会、艺术个展、创新、实验性展览等多种类型的艺术展览。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吴洪亮策展 费俊《睿·寻》2019年
通过不同展览形式、展览效果和展览期间的数据阐释,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艺术展。艺术展具有公共教育、学术研究和推广的作用,展览也成为大众的新生活美学方式。著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宣言:“艺术商业是商业的下一个阶段”。近几十年艺术展不断拓展到商业领域,地方文旅建设,促进乡村和城市振兴的一种新方式。
2.深入分析展览“太虚之境”
本次展览的《游泳池》《建筑》《试衣间》等几件作品均使观者深入阅读并不断反思,最终完成自我探索与诠释。这些大型装置艺术在不同地方反复被观看,反复自我构建与融入新的语境,这种互动将始终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