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纬东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院副院长。其楷书脱胎于《张猛龙》,在此基础上上溯钟繇及汉隶秦篆、甲骨金文等,也从唐楷中汲取养分和灵感,这些都为他后来专攻行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行书以苏轼为宗,文学学士毕业的他凭着扎实的文学底蕴,与苏东坡的文艺思想达成强烈共鸣。他仰慕苏轼,除了其文艺思想,也包括他的人格与创造精神。然而,他又不是亦步亦趋地紧随苏轼。他欣赏苏轼的儒家性情、佛家信仰、道家简化生命的态度,沉浮在这样的哲学意境中,他不仅没有遗失自我,反而清晰地找到了自我——那是种类似老庄的“自然”艺术观,追求无法之法、不工而工,一任情感飞扬、自由挥洒。观其作品洋溢着自由的精神,且都为自作诗词,彰显出其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但是,自由却不失理性,从心所欲不逾矩。
艺舟双楫——全国书画专业媒体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9月10日,“艺舟双楫——全国书画专业媒体书法家作品邀请展”在天津美术馆举行,展出全国20余家书画专业媒体的30余位书法家的作品。
“艺舟双楫”是说一条船需要两根桨,也是两条腿走路的意思。作为一个专业媒体人,其“双楫”自然是指专业采访报道与书法创作实践的双重能力。参加这次展览的书法家无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看看他们的名字:周志高、李一、李世俊、王荣生、朱培尔、张公者、李月贵、孙稼阜、康守永、孟会祥、毛羽、杜大伟、李文霞、蔡树农、袁卫平、张波、李金豹、魏开功、齐玉新、陈明华、李阳、丁剑、车帝麟、朱中原、杨勇、贺进、刘光、辛旭龙、邱茗。这些人中既有老一辈专业媒体的创建者,也有大批从业多年的书画专业报纸、杂志的媒体工作者,更有随着时代发展兴起的颇具影响的书法网络、电视媒体人。他们的名字在书法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因为他们与《书法》《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中国艺术》《中华书画家》《美术观察》《中国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美术报》、中国书法家网、中国书法网、书艺公社、书画共享空间、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融为一体。
这是一群极有活力又极有思想的书画专业媒体人,他们见识广博、嗅觉灵敏,采访过不知多少业界的名家大家,深研过不知多少书法史论。他们中的很多人有着二三十年的媒体经验,从当初的爬格子到如今的敲键盘,文章、著述摞起来也是一座小山的高度。这高度里,有他们对历史的探寻、对当下的审视、对未来的思考。借助媒体平台,他们不仅抒发着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独到理解,更辛勤耕耘,把有价值的书法艺术成果传播给广大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其实,他们中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书法家,不曾松懈地进行着创作实践,只不过因为恪尽职守地躬耕于为人作嫁的天职,没有大把的时间用于书写,只能集腋成裘,积攒零碎的时间探索笔情墨趣,但是经年累月,成果颇丰。尽管他们作为书家的名气多被媒体人的名气所遮掩,但是他们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言说方式却不容忽视,汇总起来,更是一道亮丽独特的艺术风景。从某种意义上说,此展带有擦亮品牌的作用。这个既是媒体人又是书法家的群体,他们的“艺舟双楫”的独到之处在此展中得以鲜明地呈现。
含菁咀华——全国中青年优秀书法家作品展
9月10日,“含菁咀华——全国中青年优秀书法家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参与此展的作者,均为当下书坛的创作中坚,他们的作品堪称当下书法创作一次高水平的展示。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界有几项大展永远引人注目。比如:中国书协每隔四年举办一届、有书法界“奥林匹克”之誉的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又如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还有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以及全国正书展、行草书展、隶书大展、楹联展、扇面展等等。这些展览无不带给书法作者极高的热度,因为那里面有时代的风气,有传统的精髓,有个性的魅力,有群体的感染力。广大书法爱好者会在这些大展中讨信息、探出路,为自己未来的创作方向寻找依据。这些大展,每一次举办都会在中国书法界引起极大的轰动,不断引发书坛创作热潮,成为了中国文艺界具有强大号召力的品牌。“含菁咀华——全国中青年优秀书法家作品展”展出的60幅佳构,正是历年来在上述大展中获奖的作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