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极富学习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他们都曾在传统中摸爬滚打,把自己投入古人的墨海中反复洗刷,在与古人无数次的对话中,理解了古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书法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门临创互动的艺术,临摹古代经典像是牵着古人的衣襟前行,这个过程漫长而反复,由亦步亦趋到适当反抗到从心所欲,直到最后放开牵着古人衣襟的手,走出来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自己。这个群体的作品就呈现着这样一种“走出来”的新,他们临摹古代碑帖,那些碑帖便可以说话;他们掩卷提笔创作,那些作品也可以说话。说话,正体现了作品的生命力量和时代气息,是活的艺术,“为有源头活水来”之活。这些书法家用自己的艺术实践立在了历届国家级书法展的潮头。他们,是一群持续推动中国书法事业繁荣发展的骨干生力军。
墨韵风华——全国青少年希望之星书法作品展
9月10日,“墨韵风华——全国青少年希望之星书法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举行。这天是教师节,值此之际举办此展,是用孩子们的书法成绩表达对辛勤耕耘在书法天地的广大书法教师的真诚问候。
“希望之星”,顾名思义,代表未来,在这里,则代表书法艺术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在青少年,中国书法艺术的未来,当然也在青少年。全国青少年“希望之星”的评选工作始于今年4月由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主办的“希望颂——第二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其目的是为热爱书画艺术的青少年朋友建筑更大更好的学习、展示、交流的舞台。这个又大又好的舞台的确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参评的美术、书法作品近2万件,其中书法作品实力尤强,占据半壁江山还要多,竟逾1万件。这次活动评出了书法、绘画“希望之星”各122名。“墨韵风华”展出的,就是这些书法“希望之星”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各体兼备,传统的真、草、隶、篆、行在他们笔下呈现出的形态,异常多姿多彩。这些小作者,年龄小的五六岁,大的十七八岁,像初春的阳光,清新明媚,充满生命活力。从他们的作品里,可以看到扎实的基本功,可以看到令人赞许的艺术素养,可以看到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看到他们的指导教师们陪伴在侧的汗水、循循善诱的心血。这次展览是孩子们书法成绩的展示,也是书法教师们教学成果的总结。
这次展览还昭示出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关注书画未来、为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续力的担当意识。“为孩子们着想,为孩子们工作,为孩子们服务”是该会做得非常踏实有效的一项工作。通过“希望颂——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和青少年书画“希望之星”评审,他们把很多怀揣艺术梦想的孩子送上了书画展示的舞台,引导他们更愉快更积极地踏上通向更高艺术殿堂的路径。同时,他们的努力也让更多的孩子爱上了书画艺术,爱上了中华传统文化。因为要想建筑中国书画艺术的高楼,必须有坚实牢固强大的基础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