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3日,周午生老师将给大家带来题为《花卉没骨法的“左右”》的公益讲座。没骨画是中国画的重要门类之一,初识没骨画的朋友往往无法辨识没骨画与写意画之间的差异。没骨花鸟画最初起源于北宋徐崇嗣,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完整的技法体系,以其明净清雅、恬淡脱俗的文人画气质备受推崇。工笔画造型严谨、写意画直抒胸臆,而没骨画更像是游走于工写之间,就没骨花鸟画技法而言,有着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创作观念上则是骨力的“隐没”,强调笔力的含蓄美。
敲黑板!
没:没骨的"没"字,即隐没而含蓄之意,将笔、墨、色、水融于一体。其精要在于将运笔和设色有机融合,不用勾轮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样拓描。
骨:没骨的"骨"字,依书画同源之说,中锋用笔是书法笔法的核心,书法中把笔锋所过之处称为"骨",其余部分称为"肉"。
讲座形式:线下讲座+线上直播+大屏投放。
主讲嘉宾:周午生(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对,大咖!大家赶快预约讲座吧!
主讲嘉宾:周午生
天津美术学院党委委员、中国画学院院长,兼花鸟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带头人;“花鸟创作训练(工笔、写意)”课程国家级一流课程带头人;市级花鸟教学团队带头人;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名师、团队带头人;“天津市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程”称号带头人。天津市“131”人才,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中青年骨干人才计划”。
课程介绍
讲座题目:花卉没骨法的“左右”
活动时间:2023年5月13日(周六)14:00-16:00
活动地点:天津美术馆四楼观景平台;腾讯会议:648 634 281

内容概要:
花卉没骨法在中国绘画史上曾有过它灿烂的时代,在花鸟画坛也曾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没骨法在画坛上似乎又有些兴盛,不光在花鸟方向,就连人物、山水方向也多有吸收。“没骨法”简言之,就是画中国画时,不勾形体轮廓和结构墨线,以写意笔法,倾工笔形似,变墨法为彩法点染而就,借物寄情,求气韵生动,是谓“没骨法”。花卉没骨法,它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正处在工笔与写意之间的十字路口上,起到了枢纽的作用。如果您在绘画创作时向工笔发展,可以吸取它的营养,在工笔方面必有所收益;如果向写意发展,也可以吸取它的营养,使得艺术生命力更加旺盛。这也正说明没骨法博展通便的特性。
内场预约方式
1、电话预约:可拨打电话022-83883300进行预约。
2、现场预约:前往天津美术馆一楼服务台进行预约。
3、微信预约:点击识别二维码,找到相应活动页面,点击“现在预约”,验证并填写报名信息,提交后显示“报名成功”即完成报名。

小贴士
1、人数限制:
现场讲堂:每场50人(座次不分前后,以入场先后顺序为准。)
腾讯会议:每场100
2、三种方式均可预约,预约成功的观众请凭借身份证进入天津美术馆四楼观景平台(“流金岁月 丹青灿烂——天津美术馆藏主题性中国画作品研究展”展厅内)收听讲座。讲座结束后可与老师互动交流。
3、最终解释权归天津美术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