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如磐、奋勇前进,书写着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答卷。值此为党庆生之日,天津美术馆“美术讲堂”邀请到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刚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丹青绘时代 艺术为人民”——王刚教授谈艺术创作》的公益讲座。通过美育教育形式,为时代讴歌,为人民抒怀,让艺术使生活更加美好。

王刚老师首先谈到造型艺术的本质是:描绘记录(表象)和情感表达(内在)。通过中外作品实例对比具体地进行分析。法国画家雅克·路易·达维特创作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作品描绘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加冕典礼,忠实记录了事件,表现史实。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创作的《希阿岛的屠杀》,画家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一场惨无人道的灾难,通过造型艺术客观写实地表现叙事性和记录性,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分析了明代商喜创作的《关羽擒将图》,作品描绘的是《三国演义》中关公水淹七军,生擒庞德的故事。此外分析了,东晋顾恺之创作的《洛神赋图》,五代南唐顾闳中创作的《韩熙载夜宴图》。这些中外美术史上的名作,都是描绘记录事件,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在表象的记录中赋予情感,对事情本身喜、怒、哀、乐的记载。

工业革命之后造型艺术变化为:情感表达(感性)和思想表现(理性)。工业革命之后,机械化的大工业代替手工,照相机的出现对写实绘画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理念发生了变化。照相机是用写实方法记录现实,艺术家则是通过主观情感表达作品创作。随后王老师还对法国画家莫奈、梵高、高更、毕加索,以及美国波普艺术代表安迪•沃霍尔等作品创作进行了解析。

近现代中国画家中西方艺术语言的融合探索,将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相结合。王老师就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等画家如何将东西方艺术语言相融合及表现探索,并结合案例进行分享。
王老师的创作观点:主客观兼容表现,将中国传统造型元素与水彩创作相结合的探索。主观选择和客观表现;以写入画,强调画面的主观意识表现;色彩组织强调主观感受。通过自己的写生和创作实例,进行主客观艺术探索实践分享。

何红舟 黄发祥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 油画
